侯门娇-第147章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————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四少奶奶越来越多的心思用到了绿珠等人的身上,红袖和沈妙歌终于不用再过多的注意她,可以好好的处置府中的事情。
红袖挂念父亲和沈老侯爷父子,隔上十天左右,便托军中的来人给三位老人家捎些东西过去:有时是衣物,有时是鞋袜;报平安的家信自然是少不了,不过反复也就是家里很好,不用掂念,再就是叮嘱他们三位老人家要注意身体等等。
边关的这一次战事据沈侯爷和郑将军送回来的奏报,怕是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:那些敌军退了再来,居然不像原来败上几次便会回去休养生息。
后来才知道敌军的国内发生了大的旱灾,而且地上也打不上多少水源来:他们此次是要做殊死之斗——只要攻进天朝,他们就能抢到粮食;占领了边关在内的三两座城,便能有水源。
战事虽然打得凶狠,却也不是天天开战;所以沈侯爷还有闲心给郑将军写信,言明他收到了几件衣服、鞋袜:很有些得意。
军中的衣物当然不如自家人做得舒服:他不但有妻子为他着想,还有一个好儿媳妇啊。
郑将军自然也不客气,也在言中列明他收到了多少衣服鞋袜:他也有妻子,虽然没有儿媳妇,但他有女儿啊!
此事便成了两位边关元帅的紧张战事之余的娱乐:不但能让他们一笑,还能让他们心里有丝丝暖意;知道有家人在等他们,所以战事一定要胜,但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——不为了自己,只为了那些为他们牵肠挂肚的家人。
沈老侯爷自然也会在难得闲暇写信给儿子及郑将军:虽然言辞不像红袖及他们妻子的信温柔,但拳拳爱子之心还是一样。
郑将军倒是因此对沈家的心结解开了大半:沈家父子其实人还是极好的,只是他们那个家啊,有些太大了。
在红袖等人的牵挂中,年节便在紧张中过去了:虽然年节该备的东西都备了,但是却没有了往年那样的高兴。
沈老祖特意把郑姜氏一家人请到府中一起来过节,听到红袖的舅父家人也不多,而且同自己家也可以算是亲戚——宇飞可是沈大姑奶奶的半子,也一并请了来。
不过大家所谈最多的还是战事,以及远在边关为国拼杀的两家人。
一晃,战事已经拖了近半年。
沈夫人和郑姜氏倒真成了闺中好友:两个人的男人都在边关上是主帅啊;但是比她们和红袖等人还要紧张的便是沈老祖了。
她的年纪已经很大,没有想过天朝还会有大的战事;现在她的孙子沈侯爷,还有不少重孙子们都在边关,她是日日念佛,一心希望战事可以结束。
对于现在的沈老祖来说,沈家子弟们建不建功其实不重要,只要人人能平平安安的活着就好。
沈老祖的担心已经到了极点:战事拖得越久,她心里越没有底;她已经不关心输赢,只希望参战的沈家子弟们人人都能平安归来。
就在这一天,却传来一个极不好的消息:沈侯爷在最近一场战事中,被对方的毒箭所伤,现在昏迷不醒中。
红袖和沈妙歌听到这个消息时,都眼前一黑;沈妙歌的眼泪霎间便涌了出来,不过他却还记得母亲和太祖母,急忙喝令府中的人不许让沈夫人和沈老祖知道此事。
只是沈夫人日日担心,军中每次来人的时辰她是极熟悉的:所以沈妙歌喝令下人们的时候,她已经晕了过去!
沈老祖本是不知道的,但是沈夫人这一晕倒,所有欺骗她老人家的话都被她揭穿了;她明白孙子媳妇为何会晕倒的,一定是她的长子嫡孙出了事情!
于是,她双眼一翻昏死了过去:她日日担心,头脑早已经绷得很紧了,哪里还能经得起这种消息。
红袖和沈妙歌就是再伤心,却也没有他们可以晕倒、躺下,甚至痛哭的时候:他们小夫妇只能咬着牙立着,努力镇静着心神安排着沈府的一切事情;其中最苦的人便是沈妙歌了。
第60章 捉贼
父亲生死不知,沈妙歌恨不得立时就赶去边关;可是家中曾祖母和母亲一同病倒,他哪里能一走了之?而且身在重镇的祖父现在一定也极担心父亲,但是祖父还是一样没有回京,驻守在重镇。
现在,他知道他最需要做的并不是赶去边关,而是代父亲、祖父在曾祖母病榻前尽孝,不能让老祖宗因父亲受伤而有个万一。
沈妙歌每天强打起精神来,在沈夫人、沈老祖两人之间奔波,处置府外的事情及接待过府探望的各亲朋好友;只有在深夜,他和红袖回到房中,两个人才会相拥掉下泪水来。
就算是人后,他也不敢掉太多的泪水:第二天一双红肿的眼睛,只会让沈夫人和沈老祖的病情更重;就是因为沈妙歌和红袖的强颜欢笑,让沈夫人和沈老祖的病情都稳定下来。
尤其是沈夫人在当天晕倒之后,在之后的几天很配合大夫,努力的让身体很快的好起来:不能让两个孩子为自己如此操心,她也知道两个孩子的心里一定不好受。
沈夫人勉强能撑起身来之后,便到沈老祖跟前去侍奉汤药:虽然不能伺候沈老祖很久的时间,但是她的好起来才能让沈老祖的心更安稳一些。
沈老祖因为太过担心,年纪又大,虽然得到沈妙歌小夫妻的悉心照料,心里也因为沈夫人和红袖二人的坚强而平稳许多,但是身子却并没有一下子好转。
又因为沈侯爷的病情要再等到十天左右才能有新的消息传来,所以沈老祖的病也时好时坏的。
御医说沈老祖的病不会一时好起来之后,沈妙歌便和红袖两个人轮流到沈老祖那里守夜:总不能两个都熬得病倒——现在他们病不得。
不管他们两个人现在有多少的焦心,就算是沈妙歌自己也会强迫自己睡觉:真睡不着就算吃药、或是让灵禾扎一针也要睡。
红袖看到沈妙歌如此,心下却更是放心不下:怕就怕他在沈侯爷真得不测、或是好转后而倒下;因为他现在不过是强自撑着而已。
不过,红袖也知道沈妙歌如此做是对的,能做到这样是很难得的;所以她除了和灵禾、赵氏几个人商议一些汤水补口之类的,也只能温言开解他几句。
而红袖此时不止是忧心沈侯爷,更因为沈侯爷的受伤,时时担心郑将军;而郑姜氏此时也帮了红袖和沈家不少的忙:沈夫人那边的很多事情,郑姜氏都不避嫌的代她处置了。
因为郑姜氏推人及己,如果是郑将军……,她不敢想,但是她知道她一定也会和沈夫人一样不支病倒的。
因为有郑姜氏在,所以沈妙歌小夫妇强打精神,沈府的事情倒也没有出什么大错;不过在有心人的挑拨之下,沈府的仆从们开始了骚动:沈老祖病倒,沈夫人不能理事、沈老侯爷不在——有些老人儿,哪里会把沈妙歌夫妇放在眼中。
沈妙歌和红袖都查觉到了,只是眼下他们顾不得这些:他们在应付沈老祖、沈夫人的病,还要应对沈家各房的心思,还要应酬来探病的各府达官贵妇……;再加上他们还要压制着自己的忧心,已经是心力交瘁。
不止是这些,沈家不少人都以为已经等到了最好的时机:首先要让沈妙歌和红袖离心背德,接下来沈家便会乱成一团,到时他们……;沈家长房一下子就会完蛋——沈家不就落到他们手中了?
而且因为这次的战事,有几房的儿子可是立了不少战功的,这些人的更是蠢蠢欲动。
红袖和沈妙歌天天不是应酬外客,便是处置沈府不得不处置的事情,剩下的时间便是守在沈老祖的房中:没有注意到沈家各房的异常一样。
六夫人此时帮了红袖不少的忙,府中很多琐事她都接了过去并且处理的井井有条;她也对沈家各房生出了一些疑心:只是没有凭证,但还是提醒了红袖。
红袖点头,谢过了六夫人;还是让六夫人多多操心,现在应该是沈家齐心的时候;六夫人一叹:“我们沈家可以说人丁兴旺,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如此想,我们沈家又何止是一个侯爷?但是……”
红袖只是轻轻摇头,和六夫人议了议府中的琐事儿,便把六夫人送走了。
江氏这一次却没有帮上红袖什么忙,她一直精神有些恍惚的样子;虽然沈家出了这样的大事儿,她却还是没有振作起来。
红袖也顾不上她,只是叮嘱六夫人照看一二。
终于又快要三更了,累了一天的红袖伸了伸腰,叮嘱了沈妙歌几句便回房去歇着了:不睡可不行,明天还是一样的劳累。
沈妙歌送走了红袖后,又陪着沈老祖说了好一阵子的话,直到沈老祖睡着之后,他才出来向厢房走去:他这些日子只要留在沈老祖这里,便是睡在这厢房中。
他实在是累坏了,但是却并不想睡:已经过去七天了,不知道父亲现在如何了?他的心其实一直没有忐忑不安,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,他的担心也越来越大。
摆摆手让焚琴等人也去睡,不用理会他:焚琴其实比他们更累;焚琴看了一眼一旁的几个媳妇子,便点头躬身走了。
沈妙歌一个人站在台阶上,呆呆的看着天空,他默默的祈求老天爷保佑父亲,千万不要让父亲有什么不测。
他站了好久、好久,直到听到更夫敲响了三更一刻,他回身又看了一眼沈老祖的房间,这才迈步向厢房走去。
媳妇子们也悄悄的松了一口气:再过一会儿也可以回去睡了。
沈妙歌这几天心情不好,并不让人跟在身边伺候着,尤其是在他晚上要睡的时候,不喜欢仆妇们打着灯在他身周:他想在黑暗中放松一下,默默的想些心事。
门“吱呀”开了,屋里并没有点灯;不过窗外的月光照进来,屋里倒也并不黑。
这时,媳妇子们才敢走动:她们只是活动一下手脚,再等一会儿她们便可以去睡了。
沈妙歌到了屋里,习惯性的一边解自己的衣带,一边向床前走去:他早已经下令,除了映舒、韵香几个人之后,不用其它丫头伺候了。
但他只走进屋里两步,便停下了解衣带的手,他不过刚刚把第一个衣带解开一半儿:屋里有人!
自他经历过萱姑娘的事情之后,他几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:屋里多出一个人来,他第一是凭感觉;静下心来之后,他才凭着功夫侧耳听到屋里多了一个人的呼吸声。
他几乎是立时便断定那是一个女子,而且就在他的床上!
沈妙歌的眼睛一下子变黑了,黑得几乎看不到底:在沈家出了这么大事的时候,居然还有人一心想算计他!他恼到了极点,也恨到了极点。
他对父亲的担心,对祖父沈老侯爷的担心,对沈老祖身体的担心……等等,他压在心底所有的情绪一下子变成了愤怒爆发了。
他停下解衣带之后,立时便停住了脚步,然后一点犹疑都没有直接两大步就退出了房门:院子里的媳妇子一下子愣住了。
她们看到沈五爷的身影还没有消失在厢房门内,那厢房门根本就没有关上,五爷怎么又出来了呢?
沈妙歌一出来,便轻轻摆手示意媳妇子们到他身边去。
媳妇子当然不怠慢,轻手轻脚却又很快的赶到沈妙歌的身边;沈妙歌低低的道:“屋里床上有个贼,居然偷到了老祖宗院子里,绝不能饶了她!不过,也不惊动了老祖宗,她好不容易才睡下。”
媳妇子们一听便连连点头,在沈妙歌的授意下,几个媳妇子扑进了屋子,二话不说压住了床上的那人:本来媳妇子还想用衣服什么堵床上人的嘴,不想那人根本就躲在棉被里。
媳妇子们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