叉叉电子书 > 言情电子书 > 香港小亨 >

第238章

香港小亨-第238章

小说: 香港小亨 字数: 每页3500字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————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


    相反,宝龙、明报、天下、龙腾、亚视等等公司,提前兑换了大量的外汇,避免了港元贬值的损失,也变相的提升了公司的实力。
    除此之外,张少杰入股大有前途的新鸿基证券公司,分享未来香港金融业发展的巨额收益。
    成立“少杰基金”,廉价抄底,购入了和记黄埔、新鸿基地产、汇丰银行等等优秀企业的股票。
    而地产行业,张少杰做了也是投资了两大项目,九龙龙腾影视城、中环龙腾大厦。
    九龙湾的龙腾影视城投资了3亿港元,正在不断的建设中。这座影视城,主要是提供古装剧所需的街道、城墙、花园等等场景。宝龙电影公司和亚视古装剧非常多,正是需要有这样的影视基地。
    中环的龙腾大厦张少杰也准备斥资15亿港元,准备建设一座双子楼建筑。按照计划,楼层高50米,总共建筑面积将会达达到25万平方米。建成之后,除了提供香港小霸王、龙腾公司、WORD科技等等公司用于办公之外。还有一半以上的办公室,可以用于出租获利。
    龙腾大厦预计需要3年时间可以竣工,平均每年预付工程款5亿。按照张少杰现在的收支能力,完全可以读力承担,而不至于打造烂尾楼。
    张少杰旗下的各大企业的骨干,也纷纷的到龙腾影视城、龙腾大厦两座建筑工地参观。
    光是看着两座庞大的建筑工地,众多的员工们,纷纷感觉到了张少杰的财力之雄厚,已经达到了香港第一流的富豪水平。
    “也不知道谁整天鄙视地产商,弄到最后,自己反而成为了地产商了!”梅艳芳看着张少杰整天的在两大工地奔波,不禁打趣道。
    张少杰笑道:“我这是迫于无奈啊,无论是经营科技、文化,都属于高风险产业。而地产,既是利润高,风险又低。只要不像佳宁置业、置地公司那样激进,适中的拿地盖楼,靠着出租获得的利润,真如涓涓细流,旱涝保收。”
    “哎,只盼望将来你还能够记住良心,少收一点租金。让许多的不富裕的人们,不会露宿街头。”梅艳芳道。
    张少杰一愣,说道:“我开发的这是商业地产,写字楼、影视城啊。至于那些住房,我可没有兴趣。”
    虽然,住房是市场,其实远比商业地产庞大。年年出售的住房,比起写字楼、门面房的面积要多几倍。但是,写字楼、门面店为代表的商业地产,能够收取的租金,显然比住房的租金要高的多。
    “不过,等到将来,有朝一曰,我的文化、传媒帝国的版图完成。我会建好多好多的住房,廉价租给穷人。也要捐资,建设很多的免费学校,帮助上不起学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。还要建成廉价的医院,让人享受物廉价美的医疗”张少杰显得颇为激动的说道。
    “我会将你的话记下,将来不断提醒你!”梅艳芳咯咯笑道。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年尾的时候,倪匡、亦舒忽然联名来访。
    “少杰啊,这个‘勤奋作家基金会’越来越不好做了!”倪匡皱眉道,“倒不是我嫌白忙和,而是有些作家实在太不争气了!”
    “怎么说?”张少杰愕然。
    “你看看,按照我们的计划,只要作家每月努力写10万字,无论稿子的质量,我们都可以给他1000元的奖励,连续半年的给他钱。半年之后,如果他还不能靠文字谋生,我们可以派编辑指导。但是,去年有100多名作家申请,随后申请的越来越少。大多数的信誓旦旦称自己能勤奋、坚持,之欠机遇的作家,最终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写两三个月。最终,一共有25人坚持到6个月”倪匡道。
    亦舒也补充说道:“是啊!可怜人自有可恨之处,连最起码的毅力都没有,凭什么成功?人家普通的上班族,也能一天工作10个小时。哪怕是写得慢,一小时仅仅能写500字,每天也只要6个小时,一个月也够10万字了。但是如果一个作家一天连工作6个小时都做不到,实在令人觉得是扶不起来的阿斗!”
    “我觉得,这个基金会,扶持方针有一点的缺陷!毕竟,仅仅是给钱,很难技法作家的创作欲望。作家群体,除了钱之外,更多是追求认同、名气!纯粹的补贴,还不如多出版一些图书,或者是多办一些杂志,提供更多的人投稿。有用的稿件采纳,无用的稿子退稿。”倪匡非常的坚决道。
    “你的意思是停办基金会?”张少杰皱眉。
    倪匡道:“不,基金会不停办!我认为,基金会应该设立一份文学杂志。优秀的作家稿件,给予在杂志上刊登,另外给予他们比补贴更丰厚的多的稿酬。让他们的稿子,获得发表,获得稿酬才是王道!”
    “亦舒大姐,你的意思呢?”张少杰道。
    “我也同意兄长的看法!不过,我建议基金会旗下的杂志,可以采用免费发售,靠杂志广告获得收益,以及基金会补贴的方式维持。”亦舒说道。
    “免费发售?”张少杰皱眉道,“真的免费了,广告能赚回多少成本?”
    “呵呵,这不是有你张少杰吗?每年你多赞助一些,不就能够补偿资金会的财务亏损!”倪匡道。
    张少杰道:“好吧,每年我赞助500万港元。”
    获得了张少杰的同意之后,勤奋作家基金会,开始改变了方针。从过去的以为给赚不到钱的作家,提供勤奋补贴之外,更是开拓了杂志刊登的渠道。
    基金会旗下的杂志,名为《勤奋》!
    显然,这一份杂志就是鼓励作家勤奋创作。《勤奋》月刊杂志的厚度,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1000页。
    由于厚度达到了1000页,成本也高达每本7元。
    每期将会刊登160万正文,以及多达2000个杂志广告。
    每个杂志广告月租金最低50港元,最高也才1000港元。
    杂志免费赠送,也广告也走的是薄利多销。这也是希望,《勤奋》杂志尽快的取得社会反响。
    当张少杰将《勤奋》杂志的宗旨,向明报、天下等等公司讲述,获得了两大企业的大力支持。
    在《明报》、《动漫少年》等等报刊,免费的给《勤奋》打广告,众多的商家也开始获悉了《勤奋》杂志廉价广告位的消息。
    一时间,香港的小商铺、大商场、地产商、工厂主、杂志社、电影公司、报刊,也都纷纷的洽谈广告业务。
    《勤奋》杂志未创刊便收到40万港元广告订单。根据这些广告订单,《勤奋》第一期准备耗资70万港元发行10万本杂志。
    “免费发行,惠及读者!支付稿酬,鼓励作家!我们要做一份特立独行的杂志!”这是《勤奋》的广告语。
    果然,《勤奋》杂志的消息传播之后。许多底层作家,纷纷的感觉到了精神一振。事实上,作家除了要维持生计的经济基础支持之外,更是希望能够获得名气。
    之前“勤奋作家基金会”虽然能够给一些底层作家,经济上的帮助。但是,这些原本作品不能发表的作家,获得补贴之后,作品依然还是不能发表。当成名的梦想,一直不能实现之后,只能领取维持生活的补贴,不免心灰意懒。
    而在《勤奋》杂志出现之后,补贴依旧。
    而一些有资质的作家,稿件开始能够在《勤奋》上刊登,不免让一些作家感觉到,有一线出头的希望。
    香港某个作家们,经常聚会的茶楼。
    作家小李兴奋说道:“呵呵,小王哥,最近《勤奋》给我发稿费了!以前我先后6个月给勤奋作家资金,寄稿,申请补贴。原本只不过混了6000元的补贴。没有想到过作品能够被发表。但是,前几天《勤奋》给我寄了一份合同,签了之后,就给我千字20元的稿酬。60万字,怎么说,也是1。2万港元啊。更何况,还有在杂志上发表的希望!”
    小王不屑道:“《勤奋》也给我2万多港元的稿费了。千字40元,比你高多了!”
    “羡慕妒忌恨啊!”小李夸张道。
    事实上,收到《勤奋》约稿的作家,有20多人。当然,不是所有的稿子都能够被发表,《勤奋》杂志也会稍微筛选稿件的质量的。
    只不过,质量比普通的杂志稍微宽松,只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,情节也比较通畅,基本就可以发表了。
    目前,《勤奋》已经选用的稿子达到300万文字,够两期的杂志用稿了。《勤奋》不过分讲究文笔、风格,而是广纳贤才,能够写出达到普通人水准的,就足以刊登,这才是培养写作人才的温床!
    (未完待续)


第311章 豪宅
    新春佳节时,大多数员工都开始回家过年了。连九龙湾、中环的两个建筑工地的工人,张少杰也发给每人500元过年红包,令人分外觉得喜气。
    不过,对于许多英国人来说,华人的新年的喜气,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悲观情绪。
    此时,张少杰就知道一位英籍富豪威廉,对于香港经济、政治前景显得悲观。将数栋半山区的豪宅以500万~3000万之间的价格出售。
    张少杰选中了最贵的那一套,别墅的占地面积有7万多平方尺,如果算上建筑面积,那么则是达到5万多平方尺。
    别墅带有游泳池、花园,建筑前后有郁郁丛林。如果放在20多年之后,这栋别墅至少值10亿港元以上。
    “先生,如果您用美元、英镑支付的话,我可以给你优惠。只要300万美元!”那名英国绅士,无所谓的说道。
    张少杰微笑,说道:“汇丰银行的美元支票,可以吗?”
    “当然可以!”威廉显得对于香港的物业,很不耐烦。他恨不得赶快逃离香港,赶回伦敦。在他看来,再迟一步的话,将来香港回到燕京政斧统治下,这样的豪宅,说不准会贬值的分文不值。
    在律师事务所人员的公证下。张少杰将支票递给那名绅士,而那名绅士,则是在别墅的转让合同上签字。
    张少杰怜悯的看着这家伙,事实上,这家伙如果知道,30年后,香港的房地产,会涨价50倍以上,会不会郁闷的发狂?
    “先生,房子已经是您的了。我今天就会搬走,去伦敦。再也不会回来了。对了,别墅中的几位佣人,如果您觉得合适,就留下。不喜欢,可以辞掉,反正我也管不着了。还有,酒窖中有十多桶法国酒庄酿制的红酒,书房中的一些藏书,都是送给你的。随意处理!”威廉说道。
    张少杰点头道:“谢谢,如何那些佣人合适的话,我还是会留用的!”
    在买下了这套别墅后。
    前任主人,交接了钥匙、房产证。之后,又向宅中的佣人,介绍了张少杰这个新主人。之后,威廉便飘然离开。
    “主人,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?”40多岁的管家约翰逊,仿佛似乎没有觉得换了主人很别扭一般,优雅的以伦敦腔英语问候。
    张少杰说道:“给我介绍一番这栋建筑的历史,以及每一个房间。”
    “好的,这栋建筑,最早是建于1867年,原是英国的一名船长,在香港购置的物业,后来,到了1926年,被老威廉爵士购买。老威廉原是驻扎在香港的少校军官,二战时期被曰军俘虏关押了两年时间。战后退伍,在香港经商,成为了一名亿万富豪。76年,老威廉爵士去世,继承了老威廉爵士遗产的小威廉,将事业逐步转移到了英国。现在,随着这栋房产卖给您了,威廉家族与香港也没有任何瓜葛了!”约翰逊介

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

你可能喜欢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