叉叉电子书 > 言情电子书 > 香港小亨 >

第210章

香港小亨-第210章

小说: 香港小亨 字数: 每页3500字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————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


    安格斯略微思考说道:“龙腾公司前不久开了一次会议,公司上层提出,将来更重视经营乐队组合。我准备策划一个乐队组合,你成为乐队的核心,那么出唱片更是90%的把握了!”
    “谢谢你,麦先生,无论能不能出唱片,都要感谢你!”
    “不用谢,毕竟我是你的经纪人嘛!”
    事实上,安格斯作为一名音乐策划人,填词、作曲能力皆佳,唯一缺乏的就是天赋出众的歌手,将他的音乐给发挥出来。
    在龙腾公司安排安格斯担任陈慧娴的经纪人之后,他很快的发现陈慧娴的潜力巨大,完全可能成为巨星。因此,安格斯灵感大发,已经在家中创作了多首不错的词曲,准备将来拿出来捧红陈慧娴。
    龙腾公司的经纪人,待遇完全是看其业绩。
    普通的经纪人,只能拿到1000港元的底薪。不过,如果能够捧红旗下的签约艺人。那么,经纪人将会相当于艺人3%~10%的收入,作为经纪人的佣金。
    如果一名经纪人手下有三四个当红巨星,那么经纪人即获得相当高的报酬。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“哎”李丽珍在参加了“超级女声”海选赛之后显得有点失望,因为她的评分之后可怜的17分。
    虽然,比起普通的选手,有一定的优势,但是要知道她可是龙腾旗下的签约艺人哎,尤其是经过了邓丽君的熏陶、指点,使得李丽珍也逐渐开始掌握了一定的声乐技巧。
    然则,毕竟李丽珍的音乐天分,在龙腾的少女艺人中,并不算杰出。所以,这次的海选赛,第一轮的淘汰赛中,她的评分仅仅有17分。根据经纪人给予的意见,她很有可能将会被淘汰。
    “哎什么啊?我更惨,仅仅有15分!”罗美薇嘟着嘴巴,愤愤不平,“评委简直是瞎眼了,明明有观众给我鼓掌了,可是,他们依然给我打了15分的低分。一些五音不全的,甚至都打了18分、19分,我怎么也不会比那些音乐白痴差吧?”
    “不用泄气了!艾姐和老板,不是曾经建议过我们几个,将来向影视方向发展吗?我们几个的形象,最差也能混个花瓶配角吧!”袁洁莹倒是看得开,“早点淘汰也好,也让我们几个有自知之明!将来全力朝影视方面发展,不做歌星美梦!”
    “是啊,比起音乐课堂上优等生梅艳芳、陈慧娴、林忆莲、叶倩文等等几人,我们确实少了一点音乐细胞!”李丽珍穿着一身洁白的运动服,显得很是阳光朝气。
    罗美薇忽然惊讶道:“忽然发现,阿珍你居然这么漂亮”
    “呵呵,罗姐姐你也很漂亮的!”李丽珍脸上飘出一丝红晕。
    “那你们两个就干脆相亲相爱了吧!”袁洁莹感觉好笑。
    “讨厌,我才不是百合呢!”
    “我才不喜欢女人呢”
    李丽珍、罗美薇迅速的辩白。
    袁洁莹笑的前俯后仰,道:“还说你们两个不是同姓相吸”
    “你这丫头,找死!”李丽珍、罗美薇一前一后抱着袁洁莹,三人打闹嬉戏,显得非常的惊艳动人。
    正巧,张少杰、古龙一同到了龙腾公司,见到这几名阳光、朝气的少女嬉戏,纷纷感觉到眼前一亮。
    “这是她们了!”古龙哈哈大笑道。
    张少杰点头笑道:“不错,这几个确实合适!”
    李丽珍、罗美薇、袁洁莹等人,怯怯的看着张少杰等人,不知所措。
    这时候,张少杰笑了笑,说道:“宝龙公司有意投资一部喜剧电影,准备在龙腾挑选一名签约艺人。我看,你们几个比较合适!”
    李丽珍三女,简直有点难以置信。
    “让我们几个演电影?”罗美薇瞪大眼睛。
    张少杰道:“恩,剧本是我写的。不过,成本并不是很大,至于导演,则是以前邵氏的新锐导演王晶!喏,就这他,王胖子!”
    王晶憨厚的笑了笑,站出来,向众女示意。
    在82年的时候,王晶的名气并不是很大。只有一部《千王斗千霸》自编自导曾经取得不俗的票房。
    此后因为王晶接了几部并不擅长的电影,票房都不太理想。连续扑街几部之后,邵氏电影对于他,暂时处于冷淡处理。
    历史上,直到83年王晶再次以《花心大少》737万港元票房,证明自己的商业电影的能力。此后,开始逐渐开始成为了香港的王牌导演之一。
    在80年代,王晶还好一点,并不是以烂片闻名,相反出过不少口碑、票房双高的电影。到90年代初,与周星驰合作的时候,王晶的口碑依然不错。
    直到后来,香港电影不景气,王晶却是保持高产,拍摄了大量剧情经不起推敲的烂片,才开始获得了“烂片王”的绰号。
    在此时,新人时期的王晶因为状态低迷,老东家邵氏暂时对于他冷眼相看,不免让王晶有了一点人心浮动。
    宝龙电影公司试着拉拢王晶,没有想到轻而易举的将王晶挖到旗下。
    当然,王晶之所以肯跳槽,最主要的原因是张少杰的剧本!
    张少杰除了投资了一些大制作的电影之外,也创作了一些小成本电影剧本。比如,后来80年代比较有名的《开心鬼》系列的剧本,张少杰果断的将之提前的写了出来。
    《开心鬼》一共5部,属于将鬼片、喜剧、校园、美女等等元素,融为一体的轻松喜剧电影。历史上,《开心鬼》的投资才200万,但是却是能够获得千万级的票房。并且,可以肯定的是,由于剧本的剧情经得起推敲,使得《开心鬼》系列,哪怕是拿到21世纪,也是非常耐看的。
    张少杰根据笔记本电脑上《开心鬼》的电影文件,花了不长的时间写出台词、剧情。让古龙去寻找合适的导演,将之拍出来。
    结果,古龙却拿张少杰的剧本去邵氏挖角。
    而王晶被古龙的诚意和条件吸引之后,开始成为了《开心鬼》的导演。随后,古龙、张少杰、王晶三人来到龙腾去挑演员,正巧看到了李丽珍三名女孩的嬉闹。
    这时候,王晶也不禁想道:“秀色可餐也!”显然,对于《开心鬼》的女姓花瓶,王晶并不反对用这几名小女生。
    整个《开心鬼》,难度比较高的是“朱秀才”的表演。至于女孩们,主要是为了养眼、保持轻松氛围的。
    事实上,《开心鬼》的剧情也并不复杂。主要讲述清朝时候,因为屡次科举不中,老婆跟人私奔了,抑郁之下,在古庙中用麻绳悬梁自尽。不料,“朱秀才”的其灵魂一直附身在那条麻绳上。
    百年光影,到了现代社会。三名少女无意将附身在麻绳上的‘朱秀才’带到了学校中,闹出了不少的笑话。于此同时,变成鬼的朱秀才,也具备一定的神通,帮助众女解决了众多的麻烦。朱秀才与她们成了好朋友,并规劝她们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未来,而朱秀才亦准备投胎转世。
    这部《开心鬼》和过去的鬼片大异其趣,不但不恐怖,而且还有一堆的开心、喜剧元素,因此才称之为《开心鬼》!
    见到李丽珍几名漂亮、活泼的少女花瓶,王晶越发的看好,这个电影的前途。
    (未完待续)


第275章 录像带市场
    “《开心鬼》的剧情就是这样了,但是,我希望看到的,是轻松、阳光一点,不要为了戏剧效果弄一堆屎尿屁的桥段!”张少杰笑道,“你王晶的喜剧风格,我看行!唯一的问题,就是要约束一下,不要太过于放纵。凡事三思而后行,多推敲剧情,尽可能保持剧本的风格!”
    王晶点头说道:“那是自然,剧本是一剧之本,尤其是张先生你的剧本,本身就是大卖的模板。只有傻子,才会自作聪明,胡乱发挥!”
    “你能这么想,就很令人放心了!”张少杰微笑。
    王晶很多时候,根本就不用剧本,随意的边拍边想台词、桥段。这种“不拘小节”,无疑使得电影的质量不可控制。
    而好莱坞,以及香港的新艺城。都是将剧本看做非常重要,通过集体智力,反复的商量、修改剧本。剧本被修改了很多遍之后,质量至少是平均水准之上。
    张少杰培养导演,不单单要看导演的天赋,更重要他要约束导演。要让导演,不要信马由缰,将剧本当做摆设。
    在王晶在龙腾公司与李丽珍等人的经纪人进行联系,签署了《开心鬼》的电影合约。因为,这三名少女都是新人,除了李丽珍的片中戏份最重的主角,获得了2万港元的片酬之后。其他的两名少女,则是只拿1万港元的片酬。
    当然了,1万港元的片酬,在新人中已经算是很不菲的片酬了。况且,此时的李丽珍等等少女,最重要的不是需要这笔钱,而是需要通过电影上映,从而获得名气。
    此时,整个宝龙电影公司的战略是——每年1~2部大片,不超过10部小制作电影。与此同时,公司更多的资源,向电脑CG特效领域倾斜。
    《开心鬼》系列的第一部,宝龙电影公司是投资预算是300万港元。在宝龙电影公司来说,则是属于小制作电影。不过,已经比此时香港电影界95%的电影投资成本要高了。
    王晶在邵氏,拍的电影最高的预算就是《千王斗千霸》的100万港元的预算,此时拍300万港元的电影,已经感觉到了备受重视。
    而李丽珍等等少女们,也是兴奋的觉得,这可能是一个出名的机会。
    所以,张少杰的面庞,在众人眼前显得分外的讨人欢喜。
    在王晶带着一群少女,以及经纪人,一行人,准备去嘉禾的片场,进行电影的筹备工作。
    张少杰、古龙却是在龙腾公司的一间办公室中,抽空交流起来。
    “现在的宝龙公司经营方面,台湾的一部文艺片《小毕的故事》口碑不错,然则在台湾取得不到200新台币票房,在香港也才20多万票房。暂时属于亏本,不过,《小毕的故事》已经收到台湾金马奖提名,在影评界备受好评!”古龙笑道,“如果,真能拿一两部奖杯,就算票房上亏了,也值了!”
    张少杰笑道:“小成本电影嘛,主要的作用不是赚钱,而是锻炼了团队,培养公司年轻一代电影人!不过,说真的台湾的电影界,还是颓势难改,哪怕出一两个逆天的大导演,也难以改变格局!”
    “但是,也不能放弃台湾分公司,这很重要!毕竟,台湾当局,为了本土电影利益考虑,隔三差五的禁止一些香港的猛片进入台湾市场。因为宝龙电影公司台北分部的存在,使得台湾当局一直将宝龙视为台湾电影公司,政策上显然比普通的香港电影更宽松!”古龙微笑道。
    电影,一直是属于意识形态竞争的重镇。电影之争,根据就属于一条看不见硝烟的文化、意识战争。
    无论是欧美国家,还是亚洲诸国,只要有心振兴本土电影的地区,都是采取了一系列的地方保护政策。名义上,香港电影进入台湾市场,享受很多的优惠政策。不过,终究不如台湾的本土电影。
    在80年代,台湾电影市场,时常有呼吁,禁止港片大范围入境,冲击台湾电影市场的声音。正是因此这些保守势力,香港电影每年进入台湾市场的数量,保持在100多部。平均每四部香港电影,才有一部有机会进入台湾市场。
    甚至,一些在香港电影界,高票房的电影,却因为台湾的一些保守势力在舆论上的反对,使其不能通过台湾文化审核,被排斥在市场之

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

你可能喜欢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