叉叉电子书 > 历史电子书 > 强明 >

第353章

强明-第353章

小说: 强明 字数: 每页3500字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————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


“郑芝龙已经死了。”丁云毅淡淡地道。
“哦,果然不出我所料!”宋锡成还是没有任何的惊讶:“以郑芝龙的为人,如何是武烈伯的对手?早晚必然死在武烈伯的手下,只不过他比我预计的时间败亡得更加早了。。。。。。可郑芝龙就算没有死,他也不会因为我这样的一个人而和张抚帅翻脸的,算来算去,真正能够救我的人,除了你武烈伯外在福建还有哪一个人有如此胆量……你很聪明,坐下吧。”丁云毅笑了笑:“是,我就是武烈伯丁云毅。我可以救你,但未必会用你,你有什么本事值得我去用?”
宋锡成坦然道:“我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jīng通术数,而且更加重要的是,像我这样的无短身材是不适合为官的……哦,这也算是你的优点?”丁云毅一下起了好奇心。
“是,旁人眼中的缺点有的时候便会成为优点。”宋锡成显得非常有自信:“武烈伯有许多事情是不能由官直接出面的,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用得着宋锡成了。宋锡成为武烈伯办了再多的事武烈伯也不用赏赐,可如果有什么需要人替罪的事,武烈伯却可以往宋锡成身上推得个干干净净,就这么说吧,宋锡成就是武烈伯身边的一只夜壶。看起来奇臭无比,但在内急的时候最需要的却是这把夜壶。你用得顺手了,便可以天天把我扔在那里等着有朝一rì派上用场的时候,用得不顺手了,便可以毫不怜惜的废了这把夜壶……丁云毅听了“哈哈”大笑起来:“好一把夜壶,好一把夜壶那。宋锡成,你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没有人愿意把自己贬低到这个地步的。只是我很担心,既然你可以如此糟践自己,有一天你会不会也这样糟践我?”
“不会,因为夜壶知道离开了主人便什么作用都起不了。”宋锡成镇定地道:“比如我,当初身边什么势力也都没有,于是便被扔到了大牢里,可是现在,却见到了武烈伯,于是又可以重见天rì了。一个人如果不明白自己的价值,非要去做那些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,那是一个最愚蠢的人,但正巧宋锡成不是那么愚蠢的人!”
“我就留着你这把夜壶。”丁云毅觉得自己有些喜欢上这个人了,尽管他长得其貌不扬,五短身材,但却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:“我认得一个人,也是五短身材,也姓宋,也是聪明无比的人。不过他是河南人,你却身在福建,要不然我真把你当成他了。”
“武烈伯难道说的是河南的宋康年吗?”宋锡成忽然道。
“宋康年?啊,对,就是他。”一怔之下,丁云毅点了点头说道。
“奇怪了,武烈伯如何会认得我的堂兄?”宋锡成怔怔的问了一声。
“什么?宋康年是你的堂兄?”丁云毅惊讶之下,很难反应过来。
宋康年是谁?宋康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:宋献策!
那个李自成手下最得力的军师宋献策!可宋献策是河南人,怎么会和远在福建的宋锡成产生什么联系,还居然是宋锡成的堂兄?
宋锡成却没有发现丁云毅的异样,在那慢慢说道:“我们本来是河南人,后来到了祖父那一辈搬迁到了福建,我和堂兄生得都是奇形怪状,长得都是一般的矮小,因此有自家人还嘲笑我们说什么宋门两矮子。”
丁云毅听到这里恍然大悟,原来两人之间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内。
宋献策,又名宋康年,明朝河南永城人。
他苦读书,学识渊博,和宋锡成一样他尤其jīng通“术数”,以“术士”为生,长期云游四方,为人占卜吉凶祸福。
明崇帧十四年四月,宋献策由宝丰举人牛金星推荐,到李自成农民军中。他出谋献策,才智非凡,深受李自成的敬重,凡战役战斗计划必先向他征求意见。RQ

第四百六十一章 你这些不过都是借口
丁云毅听到这里恍然大悟,原来两人之间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内。
宋献策,又名宋康年,明朝河南永城人。
他苦读书,学识渊博,和宋锡成一样他尤其jīng通“术数”,以“术士”为生,长期云游四方,为人占卜吉凶祸福。
明崇帧十四年四月,宋献策由宝丰举人牛金星推荐,到李自成农民军中。他出谋献策,才智非凡,深受李自成的敬重,凡战役战斗计划必先向他征求意见。
明崇帧十四年四月,宋献策由宝丰举人牛金星推荐,到李自成农民军中。他出谋献策,才智非凡,深受李自成的敬重,凡战役战斗计划必先向他征求意见。
一次,宋宋献策向李自成献计道:“流入顺河干,陷于十八滩,若要上云天,起自雁门关。将军开始起义就是马上称王,定国号为闯,已经验证了这种说法。现在按‘起自雁门关’一语,将军起义就是从现在开始啊!”李自成闻之大喜,拜他为军师。
宋献策jīng于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术,李自成信若神灵。宋献策根据大明王朝现状,即借术数指出其“国运将终”。为了更快地建立农民政权,树立李自成的威望,他又提出“十八孩儿当主神器”的口号。此一口号的提出和宣传,对于动员争取群众,鼓舞农民士气,孤立大明王朝统治者,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。
崇祯十四年十一月,流寇攻取南阳。李自成依宋献策计采取迂回战术。使明将杨文岳疲于奔命。崇祯十七年正月,李自成在西安称帝,建立大顺政权。宋献策助李自成商定谋略,设官守土,除暴安良,被封为“开国大军师”。
二月,李自成挥师东渡黄河。进军běi jīng,所向无敌,月余兵临城下。此时。宋献策向李自成奉献谶语:“孩儿军师孩儿兵,孩儿攻城管教赢,只消出了孩儿阵。孩儿夺取běi jīng城。”
李自成遂点强壮童子五千人,发械参加攻城。城周围云梯林立,孩儿兵手持短刀,如同猿猴四面登城,锐不可当,守城官兵惊慌失措。
可以说,如果没有宋献策的帮助,李自成是不可能取得后来如此成就的。
现在有些让人啼笑皆非,宋献策很快要出山帮助李自成夺取天下去了,而他的堂弟宋锡成却开始跟随在了自己的麾下办事……我当rì平定流寇。你堂兄曾经在旁人的引见下见到过我。”丁云毅随口敷衍了几句,忽然痛心大起:“你一直都喜欢给自己算命,为何没有算到自己的命其实是因为名字不好?”
宋锡成一怔:“名字不好?”
“锡成锡成,都稀了还怎么成功?”丁云毅开了一句玩笑:“我看我给你改一个名字吧,叫宋献计如何?”
他这纯粹是想到了宋献策。于是便说出了“宋献计”这个名字。
谁想到宋锡成一听之下便大喜道:“多谢武烈伯为我赐名,从现在开始我就叫宋献计了!”
丁云毅心情大好,这人虽然长得不怎么样,但倒当真是个有用的人,忽然想到了正在办的那两件案子,其中一件还和宋锡成——宋献计有直接的关系:“你方才有一句话说对了。有些事情我是不能直接出面的,你替我去办吧,协助那些官员彻底查清此案,但需要秘密进行着,不要惊动到了那些办案官员,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?”
宋献计是何等样聪明的人,一听之下便完全的明白了。
“大人,大人。”段三儿这时匆匆的跑了进来:“泉州有圣旨到,请大人立刻回泉州!”
圣旨?一个机灵之下,丁云毅很快便想到自己一直等待着的事情终于到了……和丁云毅想的一样,崇祯终于还是向自己屈服了,非但将丁云毅晋升为武烈侯,而且还按照着丁云毅的意思,罢免了张肯堂,并委任叶原先署理福建巡抚一职。
“恭喜武烈侯,贺喜武烈侯!”部下们一阵哄叫。
丁云毅淡淡一笑,朝思暮想的事情到底还是来了,从现在开始整个福建都已经正式控制在了自己手里。
福建,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到自己的发展了。。。。。。福建从现在开始,已经真真正正的变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福建。。。。。。福建,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去高速发展……张肯堂现在如何了?”丁云毅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。
谢天上来说道:“职下的人已经发回了福州情况,张肯堂在得到了消息后,把自己关在了衙门里谁也不见。圣旨上说福建巡抚张肯堂半事不利,郑芝龙谋反事前毫无察觉,附带连坐之罪,着免去所任各职,赐死!由武烈侯丁云毅监刑。。。。。。现在,他正在那里等着武烈侯前去监刑。”
丁云毅心中有些不忍。
毫无疑问,张肯堂是个好官,自己原本只想着把他赶出福建也就是了,却没有想到崇祯居然能狠下心来直接赐死。
说来说去,倒是自己害了张肯堂的一条xìng命。。。。。。
可是,在这样你死我活的斗争中,任何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。
丁云毅定了定神:“叶原先,叶抚帅,走,我亲自护送你去福州,上任!”
叶原先笑了,自己究竟还是押对了宝,就算在最困难的时候,也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丁云毅牵到了一起。所以,自己终于一步登天坐上了福建巡抚这张宝座……再次来到福州,这里的气氛已经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。
现在这里只有一个主人:丁云毅!
福建的大小官员们都已经到了。他们有的大呼幸运,有的惶恐的看着丁云毅。幸运的,是自己以前非但没有得罪过丁云毅,而且还竭力的讨好他,现在虽然是叶原先当的福建驯服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谁才是福建真正说话管事的人。
那些惶恐不安的,都是当初的郑党或者是抚帅的人。处处为难,处处刁难。但哪里想到这福建的天一下就翻过来了。郑芝龙死了,张肯堂也就快死。从此后丁云毅在福建,将会一手遮天,他们这一些人。难道会有好果子吃吗?
丁云毅并没有理会这些人,而且直接去见了正在准备等着领死的张肯堂。
当见到张肯堂的时候,这位昔rì的巡抚大人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害怕:“丁总镇,武烈侯,恭喜你,你的两个敌人全部被除掉了。”
丁云毅沉默不语,张肯堂又继续说道:“郑芝龙以为自己能够打败你,我也以为自己能够打败你,但我们却都错了,我们谁都不是你的对手。谁都无法大败你武烈侯那!”
“张抚帅,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。”丁云毅平静地道:“曾经我们有机会一起联手,但最终还是走到了对立的这一步,我们之间没有谁对不起谁的,无非就是因为双方的理念不一样罢了。”
“我的理念是忠于大明。你呢?”张肯堂讥诮地问道。
“我的理念同样也是忠于大明!”丁云毅的回答出人意料:“但我的忠诚和你的忠诚却是不一样的,因为我和你并不是一条路上的人……丁云毅是不会知道王承恩对自己是如何评价的:
“可他做了这么多该掉几十次脑袋的事情,但他依然是忠的,他忠的是大明的江山那。如果我大明局势再度危急,不得不再次调他,他还是会来驰援的。这点内臣可以用脑袋担保。但有一条,如果要他再次定乱的话,他这次必定会提千军万马而来,因为他对朝廷已经处处防备了。再说句难听的,他对皇上已经是处处提防的了。”
是的,这些话王承恩一点都没有说错。当大明再次危亡,需要他丁云毅挺身而出的时候,丁云毅不会有丝毫的犹豫。但他忠的是这个国家,而绝对不会是那个皇上和那个朝廷。。。。。。
而这一点张肯堂是永远也都不会明白的……有一些事情我要向你请教。”丁云毅非常认真的说出了自己正在秘密调查的那两件案子:“也许你未必会肯帮我,但张抚帅,这是为了福建,为了百姓,所以我

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

你可能喜欢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