叉叉电子书 > 都市电子书 > 重生幸福农妇 >

第41章

重生幸福农妇-第41章

小说: 重生幸福农妇 字数: 每页3500字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————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


商嬷嬷出来,要把郭妈妈请到东跨院,还是刘三爷快,赶紧把人往主院里让,同时,狠狠扯了刘善民的衣襟一下,低声说道:“王老爷你根本惹不起!”
刘善民心说,想巴结人家,也不用这么明显吧?我家的事情,你搀和什么!他一犹豫间,刘三爷已经把郭妈妈让进了大门,还大声给屋里的刘丁氏传话。
刘丁氏还捂着被子躺着呢,闻言慌慌张张穿戴好,郭妈妈就进了她住的东次间。
郭妈妈礼仪周到,给丁氏说明来意,递上篮子。
刘丁氏打开一看,眼睛都亮了,和当时给叶儿的几乎一样,只没有海带,那是她最不爱吃的,看来这个王老爷真会做人啊,连这个都打听了。
看在这些礼物的份上,刘丁氏对郭妈妈很热情,一口就答应了她的请求。不就让车氏看一场戏嘛,没什么了不起,切让她得意几天,看我将来怎么收拾她。刘丁氏想到。
一般情况,媳妇的事情,都是婆婆管的,只要刘丁氏答应,刘善民不出言反对,这事儿就成了。
事情来的突然,叶儿只能收拾了自己和孩子的衣服用品,刘英群见她竟然拿那么大两包袱,忍不住问道:“嫂子,你是要搬家吗?”
“哪呀,你看看,正儿的的东西实在太多了,包被、尿布、换洗衣服,一件都不能少。没办法呀。”看到叶儿十分坦然的样子,这父子俩并没有多言,叶儿顺利的上了马车。
巷子里看热闹的婆子媳妇见叶儿坐着那么气派的马车去看戏,都眼红不已,回家少不了羡慕刘应东两口子运气好,怎的偶然救了一次人,就会碰上王老爷这么好的个主儿?
刘立明被老婆唠叨得烦了,不高兴地瞪了她一眼:“你不是听说王老爷给东叔一袋银子他没要,是个大傻瓜吗?要了银子,王老爷便觉得不欠人情,哪里还会继续和东叔交往?今天的好事,便不会有的。”
当时好多人都觉得刘应东傻的,又不是她一个人这么说,但看到丈夫脸色不虞,刘立明家的便没接声,好半天冒了一句:“傻人有傻福!”
郭镇的戏唱完了,车氏并没有回来,只有王老爷派人通知刘善民:“帮我们老太爷管内宅的郭妈妈病了,老爷想留东爷媳妇再住些日子,帮他打理一下家务。”
刘善民猛一拍脑袋,他上当了!上次来的那位郭妈妈,年纪也不过五十来岁,根本不是多老的,怎就说病就病了?再说那女人通身的气派,待人接物礼仪周全,玲珑八面,车氏拿什么和人家比?她才去了几天,连北都找不着,凭什么能顶起郭妈妈的事儿?怎能代替人家管家务?他一面大骂刘丁氏眼见小,被一点蝇头小利眯了眼,一面要把车氏叫回来。
见刘善民套了骡车,扬言要去郭镇,刘三爷急忙拦住了:“老四啊,你可知道,这一去会拂了王老爷的脸?”
“那又怎样?”刘善民捩着脖子,心说,你们想巴结人家,我可不要,有什么可怕的?
“怎样?”刘三爷板起脸,阴沉地说到:“不要以为自己事情做得隐秘,别人就都不知情,要知道纸包不住火,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。东东怎么让给抓起来的?”
刘善民狠狠地瞪向刘三爷:“你这是怀疑我这个当爹的害儿子吗?”

、066 幸福的安宁生活

刘三爷并不惧怕,拉着脸继续道:“你为何撒谎让十三娘把面馆卖给王贵?”
刘善民一听王贵二字,脸上马上变得煞白,冷汗都出来了,好半天才回过神,就听刘三爷继续道:“王贵是王老爷远房侄子,现在被王老爷从府里赶了出来,郭镇的人知道的多了,你还想隐瞒?”
“哼,王贵都是被你们蛊惑,才犯下大错,他有多恨你,想必你清楚。等着吧,就算王老爷大人大量,王贵可手狠着呢。老四,再让我听到你做如此恶事,刘家就开祠堂把你和刘英群逐出去!”
刘善民连身子都佝偻了。
看着他垂头丧气地走了,刘三爷轻轻扯动了一下嘴角,心却满是鄙夷和不屑:真蠢!有个东东这么出色的儿子,却不知好好相处,真是金饭碗不要,却抱着刘英群那样的破碗等着讨饭吃。哼!若是换了自己,哪怕东东是捡来的,此刻也要尽力修好关系。
确实,刘善民够蠢的,他怎么就不觉得刘三爷出现得实在太及时了呢?
刘三爷慢慢踱进家门,族里除了自己,老六大概也知道了刘应东的价值,从车氏坐月子时,八娘和九娘殷勤的服侍就能看出来。或许,刘应东除了给自己一点甜头,借此保护媳妇,老六家的儿子,说不定也得了好处。王老爷能量太大了,八娘的爹不过是和他一个管事交好。日子都过得那么滋润,这刘应东得了他本人的青睐,将来还不知有多大富贵的哪。
想着这次。刘应东并没有像前两次那样,直接给自己好处,只是答应照顾郭镇的两个儿子,自己就这么屁颠屁颠忙前忙后的,刘三爷忍不住叹口气,骂了一声:“臭小子,切莫太得意。”连自己都感到了浓浓的嫉妒之意。刘三爷再次叹气,还是保佑他能更上一层楼吧。刘应东越是有本事,自己也才能沾光越多。
那些话,是刘应东让刘三爷说的,这不过是他和叶儿的推测。因为王贵咬死不松口,他们又没有证据,便没法惩治刘善民,何况王老爷他们,也不想让他和父母关系破裂,他只能这么讹诈一下。
结果,果然那事是刘善民做的恶,刘三爷把刘善民吓住后,叶儿立刻开始安排。她要把这些都还回去。
首先,叶儿带着几辆马车,回去搬家。笨重家具就算了,主要是她的几个箱笼,还有一冬天攒下的粮食。
刘善民、刘丁氏。刘英群都跑出来阻拦,连何春娇都假惺惺跑到叶儿身边:“嫂子,你怎么能这么走了呢?以前都是我不好,姨妈一直骂我。我还想跟你学做活儿呢。”
“哦,要不是为了正儿。我也舍不得呀。”随即,叶儿压低声音,“再说,你是怎么通过王贵,陷害正儿他爹的,我还要弄清呢。”
何春娇本来还假惺惺扶着叶儿胳膊,闻言吓得一激灵,脸色都煞白。
“去,把他们几个都叫回去。我告诉你们,不要再犯到我手上,否则,你们一个一个,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,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,怎么害我的,我必定害回去!”
刘英群看到何春娇脸色不好,当然认为是叶儿欺负他老婆了,还气鼓鼓过来,不等说话,何春娇就急急拉着他家里去了。等刘英群再出来,便拦住了刘善民和刘丁氏,让叶儿顺顺当当搬走了。
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,他们心虚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这天,叶儿在帮着郭妈妈算账。听着她手下算盘珠子噼里啪啦一阵脆响,郭妈妈忍不住赞赏地点头:老爷的眼光实在好啊,只见了一面,就看出这两口子善良又能干,就车氏这一手算盘,哪个农家女儿能有呢?听说才学了几个月,真是个聪明人儿。
商嬷嬷帮叶儿抱着正儿,正和孩子你“啊”一声,她“哦”一声的说着话。
“老太爷来了!”外面伺候的小丫鬟饼饼,大声传话道。
屋里人都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,去门口迎接,王老爷已经进门了:“小正正今天还没去看望王爷爷哪。”老头一边说着,一边伸手去抱孩子。
商嬷嬷急忙拒绝:“老太爷你等一下,该尿了。”
王老爷却不由分说,把正正接了过去,还高举过头,正正却没有像以往那样咯咯地笑,叶儿奇怪地去查看,就见一股清流,对着王老爷的头部浇去,商嬷嬷脸吓得发白,叶儿急忙想要抱走孩子,郭妈妈拿着个帕子,一把就挡在王老爷的额头前面。
“哈哈哈……”王老爷却高兴地朗声笑起来,“都说童子尿浇头,一生好运筹!你看看你们,就没我这么好命,小正儿憋着尿等我来呢。”
一句话解了叶儿的尴尬,商嬷嬷脸色也正常了不少。王老爷一手抱着孩子,一手用帕子把额头擦干,给商嬷嬷叮咛道:“早上孩子起了,喂饱就抱我那里转一圈吧。”
“是!是!”商嬷嬷点头如鸡啄米。
王老爷这才抱着正儿坐下,郭妈妈拿着账本,给他汇报起来。
王老爷似乎就没听,只顾着和小孩子玩儿,郭妈妈说完,束手立着,等他训示,王老爷点点头:“嗯,好的!给肖掌柜说一声,不要怕花钱,事情一定要做成。胡管事那里,用不了五十两银子吧?你再问一声……”家里十几个管事,王老爷就这么听一遍,每个人做得好坏,他都知道的清楚,叶儿暗暗心惊,这王老爷脑子真好,过耳不忘!
王老爷却转眼看向叶儿,说道:“东东在外帮我料理生意,你在家也不得闲,今后,每月领一两银子的月例,帮郭妈做事吧。”
“这不行!”叶儿急忙拒绝,旁边的郭妈妈和商嬷嬷的心都提了起来。
叶儿不敢直视王老爷有点不悦的脸色,低声却倔强地说道,“老太爷的心意,小妇人很感激,但王家上下这么多人,凡事都有一定之规,不能到小妇人跟前,就有所改动。小妇人对王家,没有尺寸之功,怎可以一开始便凌驾几十口老人手之上呢?无功受禄,少不了会引人诟病,老爷若是真爱护小妇人,就让我靠着自己的能力挣这份体面吧。”
“啊?哦!哈哈哈!”王老爷脸色由怒转喜,他高兴地仰头大笑,“难怪东东那么出色,家有贤妻,夫在外不做横事,车氏果然是个贤内助!”
郭妈妈和商嬷嬷脸上的紧张之色也消散了。
叶儿继续道:“小妇人在这里帮郭妈妈的忙,其实并没做多少事儿,还跟着郭妈妈学到不少当家理财的诀窍,小妇人在这里一并感谢老太爷给我的这个机会,感谢郭妈妈的不吝赐教!”
“嗯,好好好,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,和东东真是一个路数,都是品格高洁之人。”王老爷说着,把手腕上的碧玉珠串取下来,套在小正儿胖胳膊外的棉袄袖子上,把孩子交给商嬷嬷:“明天孩子百岁,我却不得不出去,这权且是给小家伙的礼物了。”
商嬷嬷接过孩子,叶儿赶紧俯身下拜:“车氏代正儿谢过老太爷。”
商嬷嬷在一边,也抱着孩子福了福。
“明天,帮我送几样尺头给孩子。”王老爷说完,跟来时一样突兀,摆摆手扭身就走了。
商嬷嬷和郭妈妈都向叶儿道喜,叶儿急忙行礼道谢:“都是两位妈妈帮衬,叶儿何德何能,竟然得到老太爷夸赞,带挈小儿都得了好处。”
郭妈妈和商嬷嬷,人老成精,自然知道王老太爷的夸赞是由衷的,今后这夫妻俩,还不知道有多荣耀,哪里会居功?三个人你推我让的客气了一番。
王老爷第二天便出门北上,去会一个来自草原的大客商,他临走,给郭妈妈交代了对叶儿的安排:给她了一个管事职位,负责收买当地人织出的棉布。
孩子过了百日,天气又进入了温暖的初夏,叶儿让郭妈妈给商嬷嬷另外安排了事儿,开始自己带孩子。她做了个布兜儿,把正儿挂在怀里,做事情看账簿,都不耽误。只用了两天时间,便能顺利上手。这里原来的管事杨妈妈已经六十余,清明前着了风,一直头疼,王老爷安排让儿子接回家荣养,她见叶儿上手快,做得好,特别的高兴。若是来个窝囊的,她不是被拖着走不掉吗?
小正正只要吃饱喝足,不是呼呼大睡,便是睁着黑溜溜的大眼四处瞧,叶儿在木匠铺子定了个小童床,他乖的时候,便躺在里面自己玩,烦了,便挂在叶儿胸前,跟着叶儿做事的两个婆子,见叶儿比杨妈妈还利落,并没有因为孩子有一丝的耽误

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

你可能喜欢的